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企业党建
    “互联网+”时代的党建信息化应用探究和实践
    李晓萍, 辛颖
    2018, 0(5): 4-8. 
    摘要 ( )   PDF(6470KB) ( )  
    “互联网+”时代的党建信息化是党建工作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党建业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互联网+”时代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党建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效果。
    瞄准“三个方向” 激发基层党务培训工作新动能
    王海, 王馨研, 刘诗杰
    2018, 0(5): 9-12. 
    摘要 ( )   PDF(1591KB) ( )  
    新时期基层党建的理念以及党务工作者的价值观念、工作方法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对党务培训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建立具有符合基层特色的党务培训模式,从打造企业自己的党务讲师团队、开发更接地气的党建课程体系、创新党务骨干示范培训的管理模式“三个方向”出发,扭转以前基层党务培训工作形式单一化、内容碎片化、效果不明显诸多弊端,进一步激发党务培训工作新动能。
    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的新探索
    韩玉堂, 龙莹, 鲍远见, 杨荃, 张国成
    2018, 0(5): 13-15. 
    摘要 ( )   PDF(1591KB) ( )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则是这个“堡垒”的核心。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组织开发的以“行动学习法”为主线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课程,通过转变思维模式、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增强了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主动性、参与性、创新性。
    国有企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与探索——以石油行业某国有企业为例
    奚琳
    2018, 0(5): 16-18. 
    摘要 ( )   PDF(1603KB) ( )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石油行业某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保障,从党建责任、重大事项决策、党建责任落实、党建融入生产经营中心等方面,对石油行业国有企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梳理。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思考——以某石油审计机构为例
    王璇, 郝婧伊
    2018, 0(5): 19-21. 
    摘要 ( )   PDF(1610KB) ( )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是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本文以某石油审计机构为例,从解剖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途径与方法,提出具体措施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借鉴。
    干部人才
    关于政工干部能力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思考
    李占彬, 李长龙, 张纯
    2018, 0(5): 22-24. 
    摘要 ( )   PDF(1601KB) ( )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政工干部的工作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效能,直接关系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精神境界、服务态度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就政工干部在新时代应该具备的素质、需要提升的能力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五步”典型选树机制的构建和实施
    崔贺新, 张默迟
    2018, 0(5): 25-28. 
    摘要 ( )   PDF(5480KB) ( )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构建、大力实施以基层海选、密网细筛、量身定制、跟踪校正、评议检验为核心的“五步”典型选树培养机制,持续推进典型成长,着力壮大英模群体,弘扬了创先争优的正能量,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有力保障和促进了企业稳健发展。
    以培养储备输送人才为核心的“4+1”师带徒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张艳辉, 杨鲁峰, 曾荣, 孙攀
    2018, 0(5): 29-33. 
    摘要 ( )   PDF(1659KB) ( )  
    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石油企业对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研究探索了以培养储备输送人才为核心的“4+1”师带徒方法,完善人才培养、管理、成长机制,有效盘活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持续有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坚强的人才保障。
    强力推进人才工作 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王勇, 罗昱恒
    2018, 0(5): 34-37. 
    摘要 ( )   PDF(1636KB) ( )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下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具体举措。
    特别策划
    新疆油田:以创新蓬勃生命
    邬瑛, 桑圣江, 尹杰, 陈超, 冯沛霖
    2018, 0(5): 38-42. 
    摘要 ( )   PDF(8552KB) ( )  
    油气田绩效考核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邵雨, 王正才, 张智勇, 文翔, 刘北国
    2018, 0(5): 43-48. 
    摘要 ( )   PDF(6793KB) ( )  
    为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员工整体获得感,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绩效考核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实施业绩、效益“双考核”,更好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和驱动器作用;采用业绩奖金系数、创效能力系数“双系数”调控业绩奖、效益奖“双兑现”,进一步搞活奖金内部分配,有效激发全员创新创效活力动力。
    深入实施“五定”工作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王正才, 张智勇, 顾雪峰, 孙鹏, 文翔
    2018, 0(5): 49-52,55. 
    摘要 ( )   PDF(3524KB) ( )  
    2016年,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以瘦身健体为核心的“五定”改革及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压缩管理层级、剥离主副业务、一体化复合化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快构建“油公司”模式,在实现职能界面更加清晰、责权利明确、机构人员大幅压缩、编制体系精干高效、机构管理费用降低、人工成本全面压缩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多措并举 建设知识型创新型操作技能人才队伍
    郭建伟, 马宁, 谷海峰, 王辰, 孙鹏
    2018, 0(5): 53-55. 
    摘要 ( )   PDF(1658KB) ( )  
    操作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健、高效发展的骨干力量。本文围绕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培训、评价考核和作用发挥主线,总结了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各项举措和做法,为石油企业操作技能人才创新创效提供了借鉴。
    劳动工资
    油气田企业生产一线劳动组织模式优化探索
    熊金良, 刘洪冬, 李勇
    2018, 0(5): 56-62. 
    摘要 ( )   PDF(1809KB) ( )  
    本文以油气田数字化建设为基础,着眼一线生产劳动组织模式优化,从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模式以及科学合理的劳动定员等角度,重点开展采油采气、油气集输、井下作业等业务一线劳动组织模式、编制定员、岗位设置、工时制度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系统性研究,探索一线集约化用工管理模式,实现集中或无人值守生产模式,有效精减一线岗位用工数量,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油气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数字化气田条件下中心站管理模式研究
    陈志强, 李兵, 郑伟, 李景升, 唐慧杰
    2018, 0(5): 63-66. 
    摘要 ( )   PDF(1731KB) ( )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推进中心井站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总结分析了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条件下,从优化机构、培养人才、加强培训、动态编制等方面摸索优化完善中心站管理模式,达到更优的劳动组织形式,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集约使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管道运行站场区域化管理模式探索
    赵福来
    2018, 0(5): 67-69. 
    摘要 ( )   PDF(1666KB) ( )  
    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结合西部管网呈廊带分布的特点,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强化调度体系建设,开展配套建设与改造,先行推进分公司资产区域化重组,分步推进基层作业区建设,创新岗位设置体系,精简基层机构定员,强化员工培训,强化薪酬激励等措施,充分依靠先进技术,对管道调度运行、巡检、维检修、应急响应等传统管控模式进行合理优化,推进站场区域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员工入职环节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谢炳城, 曹庆忠
    2018, 0(5): 70-72. 
    摘要 ( )   PDF(1666KB) ( )  
    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员工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用工风险日益加大。如何规避员工入职风险,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员工入职环节风险的成因、性质及其特点,探讨其表现形式及其规律,提出防范对策,意在使员工入职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保障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教育培训
    如何提升培训项目价值?——基于项目管理视角
    吴树廷, 李光华, 房东毅
    2018, 0(5): 73-78. 
    摘要 ( )   PDF(1899KB) ( )  
    培训项目价值提升是培训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培训项目具有一般项目特点,但培训项目更具有其特殊性,包括价值创造性、需求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效果难以测量性等;当前培训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与战略和绩效脱节、忽视为客户创造价值、欠缺科学的管理框架、片面理解培训质量管理、不注重经验教训总结等。文章基于对培训项目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提出提升培训项目价值的具体策略:连接战略和绩效、构建培训项目管理框架、构筑培训项目价值链、发挥项目经理整合作用、运用知识管理等措施。
    提高石油行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适切性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
    文永红, 张嵩
    2018, 0(5): 79-81. 
    摘要 ( )   PDF(1682KB) ( )  
    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准确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则是人才培养适切性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高校特别是石油类高校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怎样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海洋油气工程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康露, 杨志, 熊友明, 朱红钧, 王永友
    2018, 0(5): 82-84. 
    摘要 ( )   PDF(1692KB) ( )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担负着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使命。本文立足于西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如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企业管理
    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胡俊卿, 杜娟
    2018, 0(5): 85-90. 
    摘要 ( )   PDF(2197KB) ( )  
    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各大油田在特高含水条件下的迫切技术需求。本文通过介绍以组织结构扁平化、攻关团队专业化、政策保障实效化为主要内涵的大项目管理模式,阐述了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发展,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可为石油行业重大科技项目的高效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夏云
    2018, 0(5): 91-94. 
    摘要 ( )   PDF(1732KB) (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最大限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工作模式已成为档案编研工作的一项新思路。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社会化和信息化特征。指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要兼顾成本与效益,处理好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与安全的矛盾,并注意协调好各方关系与利益。探究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与模式创新方法。相关研究有利于将信息资源开放与开发服务推向深入。
    员工关怀
    心理管理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荣玲莉
    2018, 0(5): 95-97. 
    摘要 ( )   PDF(1705KB) ( )  
    心理管理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用心理管理的意义,从员工心理需求、过硬专业团队、心理管理服务、心理专业机构等方面入手,阐述了打造企业心理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
    案例分享
    用人单位如此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贵州省铜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2018, 0(5): 98-98. 
    摘要 ( )   PDF(1353KB) ( )  
    有考勤记录为什么不能认定为加班?
    王明
    2018, 0(5): 99-99. 
    摘要 ( )   PDF(1418KB) ( )  
    周年展望
    共商 共建 共享——《石油人力资源》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侧记
    辰北
    2018, 0(5): 103-105. 
    摘要 ( )   PDF(1347KB) ( )  
    创刊周年寄语
    2018, 0(5): 106-109. 
    摘要 ( )   PDF(15907KB) ( )  
    紧跟新时代 实现新作为——《石油人力资源》周年展望
    祖仁言
    2018, 0(5): 110-111. 
    摘要 ( )   PDF(1388KB) ( )  
ISSN 2096-7306
CN 10-1646/F
创刊于1988年 (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