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庆平. 基于思维导图支架的数学概念可视化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3(1):63-65. [2] 叶新东. 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 赵慧臣,王玥. 我国思维可视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2003-2013年论文的分析[J]. 2014(4):10-17. [4] 王洁. 借助MATLAB对微分学中抽象概念的可视化教学探讨[J]. 科技文汇(下旬刊),2016(12):33-34. [5] 闻新,贾涛,吴静君,等. MATLAB在"航天器控制"课程的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7,34(增刊):45-48. [6] 叶德华,朱激,周芳芹. 微积分中若干概念的可视化教学[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3):160-161. [7] 杨世铭,陶文铨. 传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 谢奇勇. 比拟中的"主格拟化"与"宾格拟化"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增刊2):93-95. [9] 张雪梅,姜雪丽,杨晖.《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拟人化呈现与轮回主题的表达[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5):138-141. [10] 周志刚. 建筑设计中拟人化手法的应用[J]. 居业, 2016(4):44-46. [11] 张金花,刘祎,佘勃,等.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形象比拟化教学法探究[J]. 钦州学院学报,2017,32(1):76-79. [12] 李春艳,刘靖屏. 比拟方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7):233-234. [13] 耿凡,王迎超.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改革[J]. 中国电力教育,2013(5):76-77. [14] 顾炜莉,刘泽华,柳建祥. 以节能减排意识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热力学教学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64-67. [15] 耿凡,陈宁,王迎超. 工程热力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4(12):90-91. |